今天是:
晕轮效应: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发布时间:2021-08-24 浏览:2037次
导语:晕轮效应:你对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件其他方面的判断。

上个世纪,俄国有一位著名的大文豪叫普希金。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塔莉亚,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塔莉亚虽然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必然也有着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于是他疯狂追求娜塔莉亚并和她结婚。

这种根据最少量的信息,对别人或其他事物做出全面的结论的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提出的。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桑代克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晕轮效应在生活中其实是很常见的:

比如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旁人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不但学习好,还很善良,还很节俭,还很乐于助人等等等等,就会给他添加很多优点。其实呢他可能仅仅只是学习好。

而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旁人便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不但不爱学习,而且上课爱捣乱接话,回家爱和父母顶嘴,爱撒谎,甚至还有抽烟喝酒的坏习惯等等。

还有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等这些其实都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表现。


晕轮效应使我们对人或事形成判断的时候容易造成偏差,原因在于:

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晕轮效应在社交中容易使我们造成“识人”偏差,那么怎么才能够避免这种效应来影响我们的判断呢?这里,我有两点小建议给我们的小伙伴:

第一:在判断人和事的时候,我们要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进行仔细地分析后再下定论。

第二:,每个人的思想其实都是主观的,如果想判断的更加客观,我们其实也可以听听别人的说法,作为一个借鉴和建议。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瑞竹路
邮政编码:653200
网站分享到: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 2017 - All Right Reserved 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滇ICP备19010544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14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